晁蓋為何成了反面教材(晁蓋的性格特點是什么)
施耐庵筆下的晁蓋雖有“托塔天王”的綽號,但其性格特點太過明顯,雖是個小說中的人物,卻也被當成了反面教材,引人深思。1.做事全憑個人喜好,不懂城府;2.情商低,不懂拒絕;3.義氣為先,有勇無謀。
宋朝的歷史一直都存在著正反兩種聲音。
雖然宋朝的經(jīng)濟水平很高,但宋朝自太祖登基以來宋朝抵抗外敵入侵就非常的被動。
此外,由于朝廷奸臣當?shù)?,百姓生活也非常的艱難,尤其是到了宋徽宗時期,各地更是相繼爆發(fā)了大規(guī)模的起義。
成書于明朝的《水滸傳》就是以北宋時期梁山泊起義為主線的小說,其中加入了作者的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元素,為后世人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對抗朝廷的起義。
整部小說以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漢為主角,本是對抗朝廷,卻在后期接受招安,最終葬送了梁山的前程。
究其原因,是因為原本的梁山泊統(tǒng)領(lǐng)晁蓋的個人性格缺陷導致身死,隨即梁山易主,一百零八位好漢鮮有善終。
施耐庵筆下的晁蓋雖有“托塔天王”的綽號,但其性格特點太過明顯,雖是個小說中的人物,卻也被當成了反面教材,引人深思。
1.做事全憑個人喜好,不懂城府
晁蓋的性格第一大缺陷便是喜怒于色,絲毫沒有掩飾。
書中的晁蓋義氣為先,又非常地注重面子。
在他看來,只要行俠仗義,敢于對抗官府的都是可以結(jié)交的好漢,而他對偷雞摸狗等下九流的人士,晁蓋并不喜歡。
時遷與楊雄、石秀在祝家莊結(jié)義同上梁山,晁蓋見有人來梁山投奔喜悅之情盡在臉上。
當楊雄、石秀說出希望發(fā)兵救援時遷時,晁蓋因為他們偷東西便瞬間翻臉,還要處死他們以正梁山名聲,令他二人心寒無比。
此時的宋江卻借此機會進言,領(lǐng)兵攻打祝家莊,既籠絡的人心,又立下了軍功。
在花榮等人投奔梁山時晁蓋再一次表現(xiàn)出了同樣的狀態(tài)。
花榮武藝高強,一身射術(shù)出神入化,在江湖上已經(jīng)久負盛名。
此等人物前來梁山入伙本應是一件高興的事,但晁蓋自恃為梁山之主,對花榮曾是冠軍頗有些看不起,在宴會上出言懷疑花榮的武藝,花榮尷尬不已。
為了證明自己的本事,只好當眾表演射術(shù)。
晁蓋見識到花榮武藝高強后開始禮遇有加,但晁蓋這份不信任,在華榮的心里怕是留下了些許陰影。
晁蓋作為梁山之主,肩負著梁山的發(fā)展大計,更有數(shù)萬人跟隨他,需要他來領(lǐng)導。可晁蓋識人做事全憑自身喜好,完全不顧他人感受,這樣的處事方式很難籠絡人心。
也許晁蓋真的都是些無心的話語和行為,但這樣的晁蓋毫無人格魅力可言,又有多少兄弟真的愿意追隨呢?
2.情商低,不懂拒絕
晁蓋的第二個性格缺陷是情商太低。
晁蓋行事向來以自我喜好為出發(fā)點,從不在乎場合,說話也毫不避諱。
簡單點說,晁蓋心思比較單純,沒有那么多城府,其人也非常容易相處。
倘若晁蓋只是一個綠林好漢,這樣的性格是沒有問題的,但晁蓋作為梁山的首領(lǐng),繼續(xù)以這樣的性格處事,那就是情商低,不僅容易壞事,還容易得罪人,梁山的未來可想而知。
前文中提到的晁蓋對石秀、楊雄和花榮的話語都顯露出晁蓋執(zhí)掌梁山其間。
雖然表面看起來統(tǒng)領(lǐng)梁山,但實際上卻是暗中得罪了很多人,這也為后來宋江奪取梁山統(tǒng)領(lǐng)之位埋下隱患。
更何況,晁蓋特別不會拒絕人。
七星聚義的時候,晁蓋的內(nèi)心其實并不想?yún)⑴c其中,他雖然情商不高,但不代表他看不清形勢,但晁蓋是一個并不會拒絕的人,雖然明知此時不可為,卻依然為了義氣鋌而走險。
最終,事情果然沒有那么順利,而晁蓋也因此被逼上梁山。
3.義氣為先,有勇無謀
晁蓋在上梁山之前就有仗義疏財?shù)拿?/strong>,其本人也是一方鄉(xiāng)紳財主,家境殷實,對于江湖上的一些綠林草莽也是多有結(jié)交。
彼時的晁蓋沒有勢力,只是個有錢的財主,為人義氣,江湖人士也愿意與他結(jié)交。
可成為梁山之主后,晁蓋依然我行我素,絲毫沒有一個領(lǐng)導者的模樣,但凡聽到自己不高興的事情便是熱血上涌,要與對方拼個高低。
這種有勇無謀的秉性也是晁蓋的第三個性格缺陷。
晁蓋之所以上梁山,也是因為他的這個性格所致。
在吳用與阮氏兄弟找晁蓋謀劃截取生辰綱時,晁蓋并沒有什么自己的想法,只是看不慣朝廷橫征暴斂,想要搶劫錢財泄憤,至于行動的步驟安排都是吳用在謀劃。
晁蓋的前半生從未考慮過未來,在做主梁山之后,他除了指揮手下甲方防守之外,對未來也是毫無頭緒。
缺錢了就搶劫州府,缺人了就以聚義情義和錢財吸引人手。
這樣偏安一隅的行為,雖然短時間生活得安逸,但從長遠來看,沒有發(fā)展的目標,梁山遲早要被圍困而亡。
后期梁山在宋江的建議下準備攻打曾頭市,也許是晁蓋意識到宋江已經(jīng)功高蓋主,想要挽回些顏面,又或許是他長久沒有與眾兄弟出征,覺得少了當初的些許義氣,晁蓋不聽勸阻,執(zhí)意掛帥出征。
可晁蓋的性格太過剛直,明知此行兇險,卻沒有戰(zhàn)略部署,只是強打硬攻。結(jié)果,梁山大敗而歸,而自己也落得中箭身亡的下場。
晁蓋雖然只是小說中虛構(gòu)的人物,但人物刻畫飽滿,個性鮮明。
正所謂藝術(shù)的創(chuàng)作都來源于生活,晁蓋的性格特點可能在現(xiàn)實中很難遇到完全相同的。
但總有人會貼近某一條,深刻了解晁蓋的性格特點,也能為我們提出警醒,在為人處世上要懂得進退有度,予人也要御人。
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(wǎng)絡或用戶投稿。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閱讀前請查看【免責聲明】發(fā)布者:方應,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(quán)益,可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處理。本文鏈接:http://m.256680.cn/life/1116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