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善孝為先完整句子(百善孝為先下一句)
百善孝為先下一句是:“萬惡淫為首”?!鞍偕菩橄?,萬惡淫為源。常存仁孝心,則天下凡不可為者,皆不忍為?!背鲎郧宕鳌秶鸂t夜話》?!鞍偕菩橄取边@一句出自清人《圍爐夜話》的文章之中。因為是根本的道理,根本的人倫,根本的共識,所以數(shù)千字的《圍爐夜話》,抵不過這一句“百善孝為先”的名聲。
中國社會有許多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它們就像生活中的明燈,指引我們走向更遠的地方,在仁義禮智信之上,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品格,那就是“孝”,孝順父母和長輩是中國人最大的感情基調(diào),更是有“百善孝為先”的說法,成為人們信奉的準則,那么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呢?又為何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遺憾。
孝是一種本能
每個人都要經(jīng)歷生老病死,當我們出生后,父母就在用無微不至的關懷進行照顧,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丁點的傷害,中國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,他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孩子,并且不求回報。 自然界中,許多動物都有敬愛父母的行為,感情深厚的人類自然也注重孝道,孝早就是印刻在人心中的本能。
在古代孝敬父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格,孝敬父母的人往往都會受到街坊的稱贊,在漢朝孝子還可以做官, 但凡父母去世,子女都要回鄉(xiāng)守孝,一般以三年為期,這是古人公認的準則, 朝廷中的大官若是父母去世,都要上奏君王請求回家行孝。
百善孝為先,忠孝兩難全
古代孝敬父母是最大的事,但是在封建社會中,皇帝的身份在父母之上,所以許多人都有著兩難全的憂愁,如果入朝為官勢必要遠離自己年邁的父母,無法在他們的跟前盡孝,對父母都有著很大的虧欠, “父母在不遠游”, 更是告誡人們,將父母放在心中,不要離家太久讓他們擔心。
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
現(xiàn)代社會,沒有封建思想的枷鎖,孝順本應該成為人人都輕而易舉辦到的事情,但是 有時候為了生計人們不得不遠離家鄉(xiāng)外出奮斗,留下年邁的父母成為空巢老人,他們的生活孤苦寂寞, 每天都在思念遠方的孩子,但從不說出口不愿成為孩子們的累贅,這就是中國父母的偉大之處。許多人在外拼搏一生,很少回家更不知團聚是何等的幸福。
有些時候都是家中的父母辭世才匆忙趕到家中,這時候已經(jīng)晚了,當今我們面對的困境可以說是事業(yè)與孝順難兩全,大多數(shù)人心中都有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的遺憾。
孝順就是團聚
孝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,就是時常和父母團聚,同他們一起吃吃飯,嘮嘮嗑,父母心中就會有極大的滿足, 許多人都錯誤的認為自己要努力賺錢,給父母提供良好的生活環(huán)境,以為這才是最大的孝順,但生活總有盡頭,當我們在想著努力賺錢的時候,父母也在一天天老去, 時間不等人,最好的孝順是精神上的關懷。
孝順不分年齡,現(xiàn)在許多人都認為自己長大的時候才應該孝順,小時候所享受到的關懷都是理所應當,所以多行叛逆之事,和父母的關系很不好,經(jīng)常大吵大鬧,惹他們生氣,這也是錯誤的做法。
總結(jié):百善孝為先,愿大家心中沒有遺憾,能夠多多和父母團聚,那些依然在外打拼的人,希望大家都有時間常伴父母身邊。
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(wǎng)絡或用戶投稿。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閱讀前請查看【免責聲明】發(fā)布者:方應,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(quán)益,可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處理。本文鏈接:http://m.256680.cn/life/11144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