盤點好吃的沙爹美食(沙嗲味是什么味道的東西)
沙爹,又稱作沙嗲(印尼語Sate馬來語Satay),是一種味道獨特的烤肉串,主要起源于印尼,另外在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地也十分常見。
烈日炎炎的盛夏,最能代表夜晚的美食就是燒烤與小龍蝦了。
燒烤的香氣和小龍蝦的鮮美,讓多少人都沉迷在夜市與小攤上無法自拔。
其實放眼全世界,盛夏時節(jié)各個國家都有自己喜歡的美食,其中在東南亞,最能代表這一事物的,非今天文章的主角——沙爹莫屬。
一、傳承百年的美味
沙爹,又稱作沙嗲(印尼語:Sate;馬來語:Satay),是一種味道獨特的烤肉串,主要起源于印尼, 另外在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地也十分常見。
食材經(jīng)過腌制后穿在竹簽之上,然后用炭火將其烤熟,吃的時候搭配加上辛辣的醬料和配菜,非常受當?shù)厝说臍g迎。
在其起源地印尼,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(xiāng)村,街邊小攤還是高級飯店,沙爹都是當?shù)孛朗持幸粋€不容忽視的存在。
這主要是得益于印尼的多元種族文化和民族融合產(chǎn)生的混合烹飪藝術(shù),它與中國的烤串、日本的照燒、歐美的卡博串都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甚至在2011年還在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中獲得過第14名,對于一款街頭小吃來說,這已經(jīng)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。
根據(jù)歷史記載,沙爹的原型是印度一種烤肉串,而后者最早來自于西亞地區(qū)。
到了19世紀初,許多印度人和中東人士涌入荷屬東印度,他們將本民族飲食習慣與當?shù)厥巢倪M行結(jié)合,最終創(chuàng)造了沙爹這一美味。
不久之后,荷屬東印度的每個島嶼都出現(xiàn)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沙爹菜肴,19世紀末期,沙爹從荷屬東印度開始向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地傳播,最終遍布東南亞各處。
受宗教習慣影響,印尼和大馬的沙爹多以牛羊肉和海鮮為主。
同時印尼當?shù)氐暮商m殖民者也將這款南洋美食帶回了歐洲,后來這款又好吃又便宜的街邊美食開始走進酒吧和飯館之中,成為當?shù)厝俗钕矚g的下酒菜。
而勤勞勇敢的中國人,也在下南洋務工后將這款美食的靈魂——沙爹醬,帶回了中國國內(nèi)。
經(jīng)過不斷地改良與融合,最終誕生了另一款經(jīng)典的佐餐調(diào)料,潮汕火鍋的靈魂蘸料——沙茶醬。
使用沙茶醬制作的牛肉、青菜也是潮汕地區(qū)人們喜愛的美味。
在炎熱潮濕的東南亞,為了使得食材不易腐壞,因此當?shù)夭簧俨穗仍谥谱髑?,都喜歡用調(diào)味料和水果將食材進行腌制。
沙爹就是當中最好的代表,一般來說,雞肉、牛肉、羊肉是沙爹的主要食材,在非穆斯林地區(qū)也會使用豬肉進行烹飪,另外野味、海鮮也是沙爹的食材之一。
一份做好的沙爹,除了肉串本身外,還會搭配一種使用大米制成的馬來粽(馬來語:Ketupat)和切好的黃瓜塊、生洋蔥塊。
如果是豬肉沙爹,搭配的是含有菠蘿的沙爹醬和腌黃瓜,目的是為了解膩和提升口感。
雖然沙爹的吃起來十分美味,但是因為使用了大量辛香料作為配料,因此當?shù)厝A人都有這樣一句諺語"一把沙爹一把火"。
意思是過量吃沙爹肉串容易上火;另外一些街邊黑心商家在制作沙爹時,會使用劣質(zhì)肉類,或者合成肉來欺騙消費者,這樣的沙爹不僅味道欠佳。
而且對于健康有很大的威脅,品嘗時需要非常注意。
二、百變的沙爹美食
如果想吃沙爹,那么最佳的去處就是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國,尤其是其者更是將沙爹作為自己的國菜進行推廣。
印尼各處也都可以吃到不同的沙爹,例如著名的 馬都拉沙爹(Sate Madura) ,使用甜醬油、棕櫚糖、大蒜、蝦醬等配料制成的黑色蘸料是其一大特色。
而 巴東沙爹(Sate Padang) 主要使用牛羊的內(nèi)臟,經(jīng)過辣味湯料煮熟后再放在火上燒烤而成,因為使用了大量姜黃、咖喱粉、小茴香等配料,因此巴東沙爹整體上呈黃色。
來到印尼東爪哇省,當?shù)氐纳车环Q為 "Ponorogo"(Sate Ponorogo) ,主要使用腌制好的雞肉塊,特別之處是每個肉串有一大塊雞肉。
一般搭配馬來粽和米飯食用,蘸料則是花生、辣椒、青檸汁、紅蔥頭等制成的沙爹醬。
中爪哇的庫杜斯,當?shù)厝藶榱俗鹬赜《冉探掏竭x擇用水牛肉來代替黃牛肉制作 沙爹(Sate Kerbau) ,一般用椰糖、香菜、小茴香將其煮至入味,然后用炭火烤制而成。
吃的時候配上椰奶和棕櫚糖制成的蘸料;日惹當?shù)氐纳车鶆t比較特殊,使用的居然是 馬肉(Sate Kuda) ,一般搭配切好的新鮮紅蔥頭、辣椒、甜醬油來食用,味道以甜味為主。
印尼萬丹省,盛產(chǎn)海鮮的當?shù)厝藭⑹眶~去掉魚刺,然后將其重新放入魚皮之中,用竹簽串好后制成 虱目魚沙爹(Sate Bandeng) 。
如果喜歡吃素食,那么中爪哇梭羅的 窮人沙爹(Sate Kere) ,使用的是大豆制成的素肉,吃的時候加上辣花生醬和腌黃瓜就可以。
此外還有羔羊沙爹、兔肉沙爹、雞皮沙爹、牛奶沙爹(用牛奶腌制的牛腩肉)等幾十種菜品,可以說印尼人已經(jīng)將沙爹推向了一個最高處。
而另一個沙爹大國馬來西亞,也是將這款小吃發(fā)揚光大。在雪蘭莪州的加影市,當?shù)赜性S多售賣沙爹的餐館。當?shù)氐募佑吧车峁╇u肉、牛肉、鹿肉等多種肉類。
馬六甲、檳城等地,當?shù)厝藭⑹巢拇┏纱?,然后將其放入滾燙的沙爹醬中,此種美味被稱為 "沙爹朱律"(馬來語:Satey Celup), 類似于大馬版本的"串串香"或者"缽缽雞"。
菲律賓南部呂宋島的摩洛人,也喜歡吃類似沙爹的食物——薩蒂(他加祿語:Satti)。
唯一與沙爹不同的是,薩蒂需要蘸著濃厚的花生汁食用。
而這款花生汁除了主料花生以外,還有大蒜、生姜、菲律賓魚露、辣椒、椰奶等,主料一般是牛肉、雞肉、山羊肉,原因也是因為宗教原因。
除此之外,新加坡、泰國等地也有自己獨特的沙爹美食,乘坐新加坡航空航班的乘客,有時可以吃到作為開胃點心的沙爹。
而泰國因為在國際上大量推廣泰沙爹,導致國際上普遍誤解沙嗲是從泰國起源,而不知道是印度尼西亞起源。
印尼的原宗主國荷蘭,沙爹經(jīng)常作為酒吧和餐館的開胃小食來出現(xiàn),有時還會搭配印尼炒飯一同出現(xiàn)。
結(jié)語
美味的沙爹,不僅作為一國美食成功走向了世界,而且還將一國的飲食文化成功地推廣了出去,如此的雙贏結(jié)果,恐怕是沙爹這道美食的創(chuàng)造者所沒有想到的。
這也正驗證了那句經(jīng)典的名言:民族的就是世界的。
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(wǎng)絡或用戶投稿。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閱讀前請查看【免責聲明】發(fā)布者:方應,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(quán)益,可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處理。本文鏈接:http://m.256680.cn/life/110222.html